5月16日,“出土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开幕,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计7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共同聚焦“出土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研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高岛谦一教授、日本南山大学梁晓虹教授、复旦大学刘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正英教授、济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兵教授、我校文学院院长黄金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家兴教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主题发言。我校汤漳平教授围绕“我与出土文献研究”分享了自己从事出土文献研究四十年的经历与感悟;聊城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季旭昇教授对上博八《兰赋》进行释读与赏析;聊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姚小鸥教授作安大简《诗经·硕鼠》篇“谁之永号”句的释读;杭州师范大学张树国教授介绍了安大简《诗经》为子夏西河《诗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后,进行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围绕出土文献文本释读、出土文献与古代文学研究、出土文献与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史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我校文学院、聊城大学简帛学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学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学研究院、山东古典文学学会、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设置了闽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四个线下会场,会议气氛热烈,讨论充分,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出土文献与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思想碰撞的平台。

(文:熊芳藩、张玉荣 图:尹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