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故事 >> 正文

漳州红色故事:这位共和国少将,曾是红军优秀的宣传高手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 08:48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强调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共和国少将李兆炳(1909—1992年)就是红军中一位优秀的宣传工作者。

李兆炳(来源:《闽南革命史画册》)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在浒茂、浮宫等地做启蒙群众工作的李兆炳赶赴石码参加红军工作。因当时进漳红军大部分是江西、湖南、闽西人,与漳州人语言不通,李兆炳自告奋勇给红军当翻译,解决红军宣传工作中遇到的语言障碍。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十分重视李兆炳这一批青年学生,经常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在严酷的斗争中磨炼自己。李兆炳很受感动,铁下心跟定红军。在红军宣传队里,李兆炳如鱼得水,把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他画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个身上千疮百孔、双手高举屠刀的蒋介石,嘴里喊着“剿共!剿共!”,摆在面前等待他的是一具开着棺盖的棺材,漫画的标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这幅宣传画给红军指战员和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四军政委罗瑞卿看后大为赞赏,立即让宣传部拿去石印,并鼓励李兆炳再接再厉。

红军完成在漳各项任务后,回师中央苏区,已成为红军战士的李兆炳随红四军赶赴赣南。到中央苏区后不久,李兆炳接受了编辑出版《战士报》的任务。《战士报》是红一军团政治部的机关报,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政策、红军的战斗任务,表扬部队的先进事迹、英雄人物,战前发宣传文章作动员,战后作战斗总结,并及时报道取得的战绩。李兆炳承担了征稿、修改、编排直至参加刻印的一系列工作。他既要忙着给各师打电话向宣传科催稿,还要连夜改稿、编排、协助文书科印刷。李兆炳不仅自己当编辑又当记者,而且十分注意鼓励和帮助基层连营的战士写稿,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述怎么写作,并对战士们的稿件改了又改。《战士报》受到战士们的喜爱和欢迎,大家都抢着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部队行军极为艰难,尤其是挑夫、炊事员锅碗瓢盆多,携带负担重。有一次行军,部队在翻一座山头时,李兆炳看见一个挑担子的战士在山脚下流泪,赶紧上前询问,那个战士说实在走不动了,其他战士也说腿酸背痛爬不上山。李兆炳向宣传队长反映了这个情况,建议在部队出发前,宣传队先打听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并计划设置几处“宣传鼓动棚”,由年轻活泼、口才流利、嗓音好的队员在路旁敲竹板唱《前进曲》《红军行军歌》,中间再穿插一些鼓动加油的口号。这招一试即灵,在鼓动气氛中,行军队伍群情高昂,跋山涉水奋勇争先。事后,大家对这种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并由李兆炳执笔写了一篇题为“新的工作经验介绍”的短文发表在《红星报》上。此后,“宣传鼓动棚”推广全军,成了红军将士以双腿同敌人汽车轮子赛跑的“加速器”。

为了配合宣传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做好对敌军官兵的瓦解、争取工作,政治部指定由李兆炳负责编一出向俘虏兵进行教育的活报剧。通过潜心创作,《血汗为谁流》的活报剧得以成功演出,不少俘虏兵边看边落泪。剧情演绎到高潮,台上台下相互呼应,俘虏兵们振臂齐呼:“打倒军阀!”“红军万岁!”“我们也要当红军!”此后,《血汗为谁流》成为战士剧社的一个保留节目,从中央苏区一直演到陕北。

1934年10月,李兆炳随红军开始长征。由于连续行军过度劳累,且天气炎热,流行疾病多,身体瘦弱的李兆炳在长征开始不久就染上了疟疾,一时无药可医。战友李子芳教他行军时拼命走,直到大汗淋漓。这样反复几次,病竟然好了。进入云南后,有一次遇到敌机轰炸,一块弹片穿入李兆炳的肚子,滞留在肺部下面。领导提出要把李兆炳留在老百姓家养伤,李兆炳坚决不肯,表示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就这样,李兆炳继续跟随大部队奔波。伤愈后,李兆炳的工作更加忙碌,不论在战场上、行军中,还是在宿舍休息时,他总是勤勤恳恳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如写标语、发传单、画漫画、说快板、教唱歌、编短剧,发挥部队战时政治文化宣传鼓动工作的顽强性和不间断性。同时出版《战士报》,把从前方送来的稿件编辑出版,及时表扬英雄部队,鼓舞战士斗志。为此,他常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休息。到达陕北,体弱的李兆炳再次染上疟疾,昏迷了八九天。

回顾历史,红军长征能够在敌强我弱、险象环生下取得胜利,“红色宣传”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兆炳在这场亘古未有的血与火的考验中坚定履行职责,不断蜕变成长,在长征胜利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