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记者 胡婧 戴江海 文/图
本报讯 每当清晨的第一颗露珠滴落在草丛,或是疏雨潇潇的夜晚,都是刘文西读诗集的好时光。
从2013年冬天起,他开始写诗,作品见诸诗刊。今年5月,还接连拿下两个全国大学生诗歌界大奖。而未来,
他要做一个接地气的诗人。
刘文西,24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
昨天,他刚从上海回来,因为此前受邀参加第五届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大赛的颁奖典礼。“在上海,我遇到了很多诗坛的前辈,学习了不少经验,也收获良多。”他坦言,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爱写诗爱生活 独揽2个大奖
微卷中长发,一副细框眼镜。斯文谦逊,是他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得知自己获奖时,刘文西并不觉得多意外,他笑说:“写下这组《春天记事》之前,读了很多诗作,积累了 不少词句,对我自己的诗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其实,他真正加入“诗坛”的时间并不长,自从2013年冬天开始读诗、写诗以来,他就不停地看诗集、做笔记,著有诗集《文明的男孩》等,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诗歌》等几十种刊物上,获第五届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奖等十几个奖项。“初次写诗,要靠平时很多阅读的积累,还有阅读的广度、深度,所以平时我都尽可能地多涉猎一些更多题材的书籍,并不仅仅局限在诗。”
天气好的时候,他喜欢坐在学校的草地上读书。平时坐着、躺着或者散步途中,只要脑海里一涌现出灵感、诗句,他就会拿起手机赶紧记录下来,“一些零散的句子,再回味、整理,往往就成了一篇诗。”刘文西说,很早之前有写过一些手稿,但现在还是手机不离身,比较方便,他喜欢读美国诗人的诗,也喜欢陈丹青的诗。
这两个奖项,一个是“青山书院杯”第五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一个是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在全国大学生诗歌界是蛮有含金量的。他也是闽南师范大学首个获得诗歌类比赛奖项的学生。
2015-5-19
http://zz.mnw.cn/edu/909425-2.html
http://zz.fjsen.com/2015-05/19/content_1610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