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18日電 據中國台灣網報道,日前,由全國台聯、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台灣族譜匯編》新書全國首發,首次披露200餘部台灣地區民間族譜。
這些族譜絕大部分修纂於清代和民國年間,記錄了一個個家族的傳承與變遷,詳細記載了姓氏源流、堂號、世系表、家訓家規、家傳、先輩藝文著述、祖先圖贊、風水圖等,體例完備且富含閩台民間特色。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台灣族譜匯編》的出版不僅為學界提供了詳實的文獻資料,也為台灣同胞尋找自己家庭的來源提供了方便,將讓台灣各姓氏宗親尤其是年輕宗親能够真正的“認祖歸宗”。
其實,有關台灣族譜方面的研究由來已久。1988年,台灣出版了《台灣族譜目錄》。該書記載,台灣的家譜至少有10613種,這些家譜中有7700多種家譜的祖籍在祖國大陸,其中有4510種祖籍來自福建,有2132種來自廣東,源自閩粵兩地的家譜占 80%以上,其餘的幾乎遍及祖國各地,而祖籍在台灣的只有102種,但若將這些祖籍在台灣的姓氏進一步追根溯源,則他們的始祖基本上都在祖國大陸。正是因為這種血脈相通的聯系,越來越多的台灣宗親前往大陸尋根。
來自台灣的陳建榮在“尋根”之路上走了近20年。他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義門”陳氏後代,他不斷往來於海峽兩岸,并投入兩岸義門陳宗親的交流活動中。他說,從20年前買下那本族譜時,就沒有後悔踏上這條尋根之路。“人要飲水思源,你要知道你的根在哪里,這是不能忘的。”陳建榮說。
以“同名村(鎮)結對、同宗親尋根、同禮樂交流”為主題的第八屆海峽論壇·閩台同名(同宗)村鎮尋根續緣之旅在泉州市泉港區舉行,45位來自台灣的宗親代表於此尋根謁祖,追溯先緣。此次來訪的台灣宗親年紀最大的已有75歲高齡,最小的則為“90”後。
像以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一條海峽隔不斷同根情。
閩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曉峰表示,《台灣族譜匯編》的出版發行,對體現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發展,深化兩岸民間宗親文化交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以及促進台灣問題、兩岸關系史、移民史、台灣開發史研究的深入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必將有力地促進閩台文化研究,也為台灣同胞回大陸尋根謁祖提供堅實的資料基礎。
http://cn.wisesearch.wisers.net.cn/cnws/index.do;jsessionid=21C92C7DC6CBC6A1BD394DBC94591717.cnwf7?srp_restore=discard&new-login=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