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为考生揭秘——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漳州部分高校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该专业也成为当下最火爆的专业之一。
那么人工智能专业,难不难学?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现身说法”,解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求学路径。
毕业即创业,也曾有新手“迷茫期”
回首填报志愿的那个夏天,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黄哲铭坦言:“面对专业选择,我一度陷入迷茫。”在了解了人工智能专业前景与发展方向后,他决定踏足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兴领域。
“当时大模型还在萌芽,谁能想到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就在全球惊叹于大模型潜力之时,DeepSeek也悄然崛起,使中国在深度学习领域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见证了这场技术变革,让黄哲铭惊觉,他已经稳稳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部分闽南师大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参与企业人工智能项目研发工作。
毕业后,黄哲铭与同学陈志鑫创办了漳州高新区幂达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主要做一些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像智能客服、AI自动阅卷评分助手,也有视觉检测项目,比如检测食品喷码日期是否有缺失等。”黄哲铭说,目前企业已和漳州世辉科技、佛山神之光宇星照明、漳州泰里斯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福建电信等达成合作。
踏足新兴领域,一切从零开始。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余永棋刚入学时,也曾有过迷茫。“人工智能专业涉及知识面广,像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课程内容繁多,刚开始一直难以确定专业主攻方向。”在逐步探索中,余永棋通过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寻找突破口,也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门独立学科,更是一种能与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工具。基于对技术应用落地的浓厚兴趣及竞赛中积累的跨学科经验,余永棋毕业后选择升学至中国矿业大学,报考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系统化开展“人工智能+光电”领域研究。
入门需精钻,人工智能专业门槛高不高?
人工智能专业门槛有多高?难不难?这是即将进入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最多的疑问。
事实上,人工智能专业门槛不仅表现在入学时,还体现在整个大学科研活动中。

部分闽南师大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参与企业人工智能项目研发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课程。”黄哲铭说,人工智能算法难度比较大,对数学要求相对更高。而如果做现在主流大模型应用的话,难度相对低一点。“这两个方向主要是侧重点不同,算法开发比较偏向于做出新东西,让应用性能更好、速度更快。而大模型垂直应用,则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进行赋能优化,这个需要对业务场景有比较深的理解。”黄哲铭说。
在闽南师大,“闽南音像智能交互系统”的研发项目,让不少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慨叹:“研发压力不小。”
“在诸多实践项目与科研活动里,‘闽南音像智能交互系统’的开发最让我刻骨铭心。”黄哲铭解释说,项目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闽南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闽南特色的人机交互平台。项目涵盖Linux服务器部署、前后端分离架构、神经网络构建以及大模型开发微调,技术难度高,且面临时间紧迫与算力不足的困境,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困难归困难,大家也铆足干劲拼到底。开发过程中,黄哲铭和团队成员不断查阅文献、调试代码、协调资源优化模型,“这段经历让我从技术到管理全方位成长,不仅大幅提升技术能力,还在统筹项目、协调成员的过程中,显著增强沟通能力,曾经急躁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沉稳,完成了从技术新手到团队领导者的蜕变。”
而在陈志鑫看来,这个项目的攻坚过程,也重塑了他通过文献研读、算法迭代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段经历既夯实了我的实战能力,更培养了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素养,为后续的学科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志鑫也建议即将选择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在学业上既要筑牢专业基础避免“挂科”,也要通过运动、兴趣活动保持状态,找到学习与放松的平衡点。
“在真实战场中锤炼技术,将课本公式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比纸上谈兵更能塑造专业竞争力。”余永棋也寄语即将入学人工智能专业的考生,“要尽早投入专业实践,不要畏惧科研竞赛与项目实训中的挑战。同时,建立精准的时间管理象限,确保核心课程的深度学习时间,筑牢理论基础,这将成为未来无论考研深造还是就业发展的关键基石。”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370/3434642.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42131587134534000&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2eb152eb7c0a884750005&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142131587134534000
2025-7-18 07教育周刊
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507/18/content_16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