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4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张子言)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乘快艇在海上航行,只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整齐排列的渔排和塑胶浮球接连成片,蔚为壮观。
2023年4月,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对下西坑村的海域养殖碳汇能力进行测算。根据《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结合近3个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收盘价格统计数据,测算出下西坑村海域养殖年度碳汇能力为16772.41吨,碳汇金额为94.61万元。
知道了碳汇怎么算,下一步要明确怎么卖。经过多方讨论研究,下西坑村成为海洋碳汇当地认购探索的先行试点。
2023年6月,东山县检察院在下西坑村建立了“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这是全省首家村级蓝碳经济服务中心,聘任“公益诉讼技术官”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出具了下西坑村的碳汇测算评估报告,并引导涉案当事人签订《自愿认购海洋碳汇协议书》,认购下西坑海洋碳汇1861.42吨计10.5万元,成为全国首个渔业碳汇现场实地认购案例。
下西坑村利用碳汇资金在村口建立蓝碳主题公园。蓝天白云下,如茵绿草间,各类蓝碳科普知识相伴左右,保护海洋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本篇新闻内容有删减)
https://fjnews.fjsen.com/2025-07/04/content_31937066.htm?page=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