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福建高校思政网:学工部长话思政 | 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蔡斌:深化家校社协同 构建“3+N”大学生心理危机精准管理体系
作者:     文章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4-25 16:46      

学生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家校社在危机应对和管理上的协同共育,是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困境的现实需要。闽南师范大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构筑家校社协同的“3+N”心理危机精准管理体系,以“主体、模式、内容”三个维度为切入点,促进心理危机多元协同参与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一、重视主体多维联动,实现危机管理效能从“化解危机”到“引领培塑”转变

学校重视学生危机管理主体的多维联动,构建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三方资源,明确三方所承担的责任、角色与任务分工,努力实现危机管理效能从“化解危机”到“引领培塑”的转变。一是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学生,执行定期家校沟通制度,详细记录沟通情况。每年集中开展2次心理家访活动,及时将学生成长情况反馈给家长,最大限度获取家长支持,共商培养方案。二是深化积极的校医合作模式。学校与精神专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畅通诊疗绿色通道,开展联合案例会诊、专家进校坐诊、科研合作与个案督导等活动,聘请专科医生担任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库成员,为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是筑牢学校心理育人主阵地。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护网络,突出朋辈队伍在危机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起了包括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学生组织干部、辅导站助理、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参与的朋辈工作队伍,学校每年培训朋辈工作队伍3000多人。

第三届朋辈心理技能大赛

二、突出模式五维协同,实现危机管理模式从“一元单向”向“多元参与”转变

学校着力构建机制同建、方案共研、过程同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维协同模式,让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从“一元单向”向“多元参与”积极转变。一是机制共建,规范协同体系。建立健全危机干预管理制度、心理危机专家制度、心理危机家校社合作制度、心理危机转介制度等,从机制上整合多方资源,确保危机管理务实高效。二是方案共研,厘清行进思路。深化家校、校医、校警、校社等多方合作,通过建立地区联盟,签订合作协议,畅通绿色通道,定期召开专家危机研判会,凝聚家校社共同体意识。三是过程共管,促进有效运转。加强危机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危机学生的休学管理和复学评估,让危机管理过程不断档、不掉线。四是效果共评,优化服务水平。借助校本心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开展心理测评与筛查,形成多元综合评估反馈,通过学生自评、辅导员谈话谈心、咨询师心理危机干预以及专科医生入校坐诊等方式,提升危机干预效能。学校每年开展心理危机摸排8次,完成心理普测近4.3万人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300多人次。五是成果共享,形成辐射效应。学校每年召开心理危机分析研判会30多场,定期开展心理案例征集评选、危机课题研究、主题沙龙、专题培训等,促进成果形成辐射效应并转化为育人效能。

心理育人能力提升案例研讨沙龙

三、凸显内容的多元多样,实现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服务由“走出危机困惑”到“找到生命价值”转变

学校注重大学生危机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把心理危机管理融入“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家校共育筑基。学校为家长定制家长课堂、开辟“家校共育”心理知识专栏,针对新生开展“我与父母共成长”系列活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手册》《研究生心理健康家长手册》等,增强了家校联动的主动性,发挥家庭成长对学生情感支持、行为养成、道德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二是五育融合润心。实施“五育润心”工程,促进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以智育心”,通过“考研助力行动”“学业帮扶计划”等,帮助心理弱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体健心”,举办社区健康乐跑、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引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心理健康。“以美润心”,举办心理漫画、艺术展览、绿植领养等活动,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中提升自己的心灵美。“以劳强心”,通过开展宿舍美化、美食制作、田间耕作等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放松身心。三是协同全域护航。积极构建知识普及与实践活动、线上平台与线下活动、校内队伍与校外力量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每年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100多场,原创心理育人知识宣传推文100多条、心灵电台FM音频10多个、心理精品微课20多个、原创心理漫画30组。在危机管理体系中突出生命教育,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此外,学校发挥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心理服务,近年来接待校外心理咨询个案300余人次,深入社区、戒毒所、监狱、部队、中小学等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督导以及特色心理活动200多场。

“我与父母共成长”新生心理第一课

近年来,学校心理育人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新时代高校“三阶五维四协同”沁心心理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获福建省第十一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深化家校社协同,构建“3+N”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2025年,《高校学生“五维一体”心理危机精准管理模式构建——一例高危学生心理帮扶案例》《“三维五联动”心理育人机制增强师范生就业心理弹性的探索与实践》入选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https://mp.weixin.qq.com/s/MESv0BeF1Mv2RC5Oxd1Z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