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新闻网讯(梁燕辉)7月3日至6日,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两支语言服务社会实践队分别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漳州华安土楼和“革命圣地”龙岩长汀,以翻译为媒、以语言架桥,助力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7月3日,日语专业教师实践队赴华安县二宜楼、东阳楼、南阳楼等“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世遗保护设施日语标识的现状,对土楼内设标识的日文翻译和图片文字资料进行采集,为土楼保护中心提供日文标识的确认服务,为漳州传播土楼世遗文化提供外语支持。校地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将以本次调研为基础,指导师生持续开展非遗项目等旅游产业相关翻译实践活动,为当地特色景点的文字标识、导览解说、文旅产品推广等提供英、日、法等多语种翻译服务,以实际行动讲好福建故事,助力漳州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和推广,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传播。
7月3日—6日,英语专业师生实践队赴龙岩长汀县红色革命旧址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发挥外语专长,将语言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景点标识翻译和用外语讲好红色故事实践活动,与长汀县博物馆建立长期联系,提供解说文稿、红色文化资料、馆内标识等方面的长期服务。实践队师生深入“长征出发地”长汀县中复村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录制“行走的思政课”,用英语讲好革命故事,加深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zznews.cn/system/2024/07/08/0312489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