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慧慧 文/供图
毕业季的应届生找工作,“压力山大”。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如今一些应届生却找到了对抗“精神内耗”的法宝——松弛感。
“松弛感”是网络流行词,是指面对压力时放松惬意的状态。这种态度并非消极应对问题,而是在面对问题时保持轻松,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就读于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陈佳婧同学心态就很松弛。作为一名应届生,她想扎根上海,但目前还未找到理想的工作。被问及是否有毕业压力时,她这样回答:“要说没有压力当然不可能,但自我内耗没意义。许多人认为压力能转变成动力,但我认为靠着压力运转就像机器一样。我不想要这样的人生。”她决定无论如何,先拒绝内耗,便与朋友相约旅行。
旅行中,陈佳婧体验了实实在在的慢生活,原本紧绷的神经获得放松。她意识到:人生是一片旷野,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当下人生天空中短暂出现阴霾,理想也依然如太阳般耀眼。“就算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的能力也足以让我生存。我可以先找份糊口的工作,再找机会学习提升自我,向着理想前进。”陈佳婧说。陈佳婧认为“松弛感”能让她的心理“百毒不侵”。她也这样劝慰与她境遇相似的同学:“人生要张弛有度,摆烂躺平的人生不会幸福,过于紧张的人生也不会幸福,只有在压力之下保持松弛,在松弛之中保持进步,才能长远、健康地完善自我。”
陈佳婧代表的是一部分前程未定的应届生。“松弛感”是他们在就业压力下进行的自我疗愈,也代表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如苏轼在《定风波》词中所表现的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024-5-24 07教育周刊
http://zzxww.com/pc/content/202405/24/content_13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