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室外、走廊上,同学正在轻声默背。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初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进行。距离考试还有十来天时间,闽南师范大学的考研学子们保持着紧张高效、稳定有序的复习状态,只为考场上一展身手努力准备着。考研路上,有焦虑,有孤独,有内心充盈,有志在必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考研学子的考研“心声”。
从容应对
排除困难迎刃而解
在备考复习中,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保持稳定心态也是考研学子的必备技能,充足的心理准备能够为有效复习提供前提条件和基础。新闻传播学院的陈琳姗同学认为,考研路上最大的困难有二:选择和坚持。她坦言,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考研方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后,好不容易作出了决定,也担心目前的方向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除此之外,面对高强度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她也常常产生退缩和逃避的心理。
虽然这些问题阻挡在她前进的道路上,但她还是积极进行调试。她认为,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与其纠结适不适合,还不如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天的任务。其次,转变对待困难的看法,心平气和地对待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再正常不过了,坚持下去就能克服很多看上去很难的事情。”
对于自身而言,做好无惧困难、从容不迫的心理准备很重要。唐代诗人王维曾说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面对困难时,保持淡定,处之泰然。拥有良好的心态就是一个好的开端,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细化目标
作息和学习良性互动
如何平衡作息和学习,是考研学子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对此,还是在大三时,赵俊怡同学就为自己制定了合适的作息表。晚上11点半休息,早上7点起床,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除此之外,她把休息以外的时间大致分为三大块,上午背诵专业课知识,下午学习英语,晚上则复习政治和上网课,把自己的考研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学习知识方面,赵俊怡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分享道:“专业课主要是多做笔记,并且利用表格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点,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条分缕析地进行复习。”英语是她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除了名师讲解,她还寻求了英语专业的妹妹的帮助。根据其建议,她及时转变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明显察觉到自己有所提升。“如今,英语已不再是悬在我心中的利剑了。”
作息和学习是考研生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方面,赵俊怡做出了为自己量身定制合适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她如鱼得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
孤军奋战
幸得亲朋常相伴
埋头书海时,陈奕佳同学接到了家人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妈妈的嘘寒问暖,亲切的乡音对她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关于考研,陈奕佳的最大感受是孤独。身边要好的朋友大多已步入职场,相比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陈奕佳独自穿梭在宿舍、食堂和图书馆,三点一线、日复一日的考研生活显得有些枯燥无味。
与以往的学习经历不同,考研学子要独立面对大量未经处理的原始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必须进行辨别、筛选和整理。“选择什么学校和专业,阅读哪些书籍,什么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我经常在海量信息中感到迷茫和孤独。”
虽然在专业方面,身边的亲朋好友难以给出参考意见,但他们的支持极大地消弭了陈奕佳心中的孤独感。10月份是紧张的复习月也是她的生日月,陈奕佳在外地工作的好朋友特地回漳为其庆祝,给她孤独的考研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除了朋友的到来,家人鼓励的话语也化作考研路上的巨大动力。“妈妈常常鼓励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很好。家人的信任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走下去的信心。”
考研路上会感到孤独吗?答案是肯定的。陈奕佳说:“我时常会找亲友倾诉,他们认真聆听,并给予了我诚挚的帮助。”忍耐学习的孤独是考研学子的必修课,而爱和陪伴能够给人面对孤独的勇气。
⊙黄以秋 文/图
2022-12-8 10教育周刊
http://www.zzxww.com/pc/content/202212/08/content_9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