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围绕办好民生实事,福建全国人大代表、住闽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双减”政策的落地问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硬件不足是影响课后延时服务质量的“拦路虎”之一。“当前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普遍缺乏专门的食堂和休息场所,图书馆、运动场馆和艺术场馆容纳人数有限。”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说,这导致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教室内,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她建议,聘请专业的空间设计专家对现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改造,高效利用有限立体空间,使学生有更多活动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应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公共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后延时选择。
(本篇新闻内容有删减)
http://fj.people.com.cn/n2/2022/0311/c181466-35169002.html
http://fj.cri.cn/20220311/77fd6bea-ccfd-c1fa-6b04-1779ad292998.html
2022-3-11 03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3/11/content_164254.html
http://fjnews.fjsen.com/2022-03/11/content_30979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