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漳州9月24日讯(通讯员 刘云 陈小环 )9月22日上午,2017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浦开幕。本次会议由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金门大学、金门县文化局、台湾中国民俗学会合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暨闽南文化研究中心、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漳浦县政协台港澳侨委、漳州市漳浦滨江南岸开发有限公司、唐郡漳浦文化创意村承办。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漳州市副市长吴卫红,漳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惜真,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肖庆伟以及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中正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屏东大学、高雄大学等两岸三地高校、研究机构,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肖庆伟主持。
杨毅周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2017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浦召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两岸对闽南文化的认识、理解存在某些差异,但不妨碍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的闽南文化学者一起探讨和交流闽南文化。我们说两岸一家亲首先体现在闽南文化一家亲,闽南相亲一家亲。研究、保护、传承、弘扬闽南文化是增进两岸民众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闽南文化必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帮手,将在两岸融合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全国台联是台湾同胞共同的家,是联系广大台胞的桥梁与纽带,台联已在闽南师范大学设立“全国台联闽南文化研习交流基地”,与闽南师范大学和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合作之举将大有可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这一集科研、教学、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以及秉承“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精神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将成为研习和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文化的重镇。
林晓峰在致辞中表示,2017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闽南文化学术界的一大盛事。闽南师范大学最近几年的闽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闽南文化学科体系,有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成立了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积极开展闽南文化交流活动,多种方式传承、弘扬闽南文化,创新和引领闽南文化研究,推动厦漳泉、台湾和东南亚闽南文化研究的融合和发展,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文化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吴卫红指出,2017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海峡两岸及世界闽南文化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漳州市近年来又一次规模空前、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是两岸高校、学术界以及有关部门推动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多元的闽南文化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闽台及东南亚闽南文化:有对闽台多元文化形成的研究,闽台地方史研究,闽台及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闽台与东南亚民间信仰的研究,闽台民间文学的研究,闽台文化交流,闽台民俗研究等。与会专家学者还前往黄道周讲学处、威惠庙、蔡新故居、赵家堡、蓝廷珍府第、唐郡漳浦等参观考察。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扩展两岸三地及东南亚的闽南文化研究,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彰显了闽南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积极作用。
http://fj.china.com.cn/p/38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