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日昇教授来我校讲学
作者:     文章来源:教育系、研究生处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8-12-01 17:19      
 
    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张日昇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11月21日上午至23日下午,张日昇教授为来自全省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者、我校部分心理学专业教师、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50余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箱庭疗法理论与实务”培训。11月23日晚,张日昇教授还面向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主题为“箱庭疗法与心理咨询的整合”的讲座,与同学们分享其对箱庭疗法和心理咨询的所学所思。讲座融合了禅学、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理念,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个人经历把这种理念表达给在场每个人。
    张日昇教授对箱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箱庭是广义的禅,箱庭疗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天圆地方,境由心造,入静定心,见箱成庭”,其精髓是“人文关怀,明心见性,以心传心,无为而化”。他主张并强调箱庭疗法“不解释,不分析,不评价”,认为咨询师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努力营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建立咨询师和来访者间的信任关系,入静定心地守护与陪伴来访者,激活与促进来访者原始的自我治愈力,助其自助。
    在三天的课程、讲座中,张日昇教授对箱庭疗法、心理咨询精辟独到的见解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他用“ 聽”字解读倾听;指出咨询师要“听来访者说,别听来访者的话”;要意识到助人是世上最难的一件事,“人家需要吗?”“助到何时?”要了解心理咨询的有限性,箱庭疗法的有限性,以及咨询师自身的有限性,明确心理咨询之所以有效,主要是靠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治愈力;要持有“热心冷脑”,切实体会到咨询与治疗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对生命的大爱。
    张日昇教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令学生们受益匪浅,其对人生的感悟和为人之道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
    我校是当前国内唯一将箱庭疗法列入心理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院校,箱庭疗法教学与研究成为我校心理学学科的特色内容之一,张日昇教授对此深表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