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春服既成,清明时节便是诗友相聚的好时光。
4月5日下午三时,达理活动中心三楼多功能厅迎来了由中文系团委、漳州市诗词学会、苔花诗社联合主办的“清明诗会”。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漳州市诗词学会会长施榆生,诗词学会副会长白金坤、陈清坤等人出席活动,特邀中文系贺友龄教授为嘉宾,与爱好诗词的中文学子共同漫谈诗歌。
活动由“话说清明”和“诗词吟诵”两部分组成。贺友龄教授先从清明的由来,传统方式,以及清明引起的根土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清明节纯净心灵、和谐家庭及融合民族情感的现代意义。接着,陈清仙副会长以漳州本地风俗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闽南地区的清明风俗习惯。“话说清明”给同学们上了丰富的一课,休息时间里,我校南音学会的学员们为现场诗友们表演了一段美妙动人的“直入花园”乐曲。虽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却是丝竹春光也醉人!“诗词吟诵”部分的到来,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板凳社成员们集体朗诵自创的诗歌,苔花诗社带来的现代诗歌朗诵,更有诗词学会的诸多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的新作,闽南乡音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一位五岁半的小女孩稚气的朗诵声更是将诗友们带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境遐想中。
继“端午情怀”后,中文系团委与漳州市诗词协会再次携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推出了本次“清明诗会”活动。以诗会友,师生互动,老先生们不吝赐教,将自己对诗歌的解读与学子们分享,同学们眼到心到,在诗境中陶冶了情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以吟诵谱曲的方式表达着对诗歌的热爱。同时,活动得到了闽南日报,漳州电视台,漳州广播电视台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