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15点30分,应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国俊教授为两个系的青年老师做了题为“讲课十忌”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王教授通过自己50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教学案例,在总结自己和别人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在基础上,分别就课堂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为青年教师传授了如何将讲课看作一门艺术,怎样才能讲好课等宝贵的教学经验。
最后,王教授还就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耐心地回答了老师们的提问。听过王教授精彩的报告,在座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受益良多,从中认识到了自己平时上课存在的不足,也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王国俊教授简介:
王国俊,男,1935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198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专家组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任陕西师范大学代校长;从1987年至1994年任校长;1988年被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被国家教委与国家科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被教育部聘任为“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2004年任陕西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王国俊教授的科研工作如下:第一,提出了良紧性理论,被俄权威评论刊物《数学科学的成就》评为“最好的模糊紧性”,被波兰拓扑学家Kubiac称为“中国紧性”;第二,创立了拓扑分子格理论;第三,提出了模糊推理的全蕴涵三I方法,在美国信息科学联合会议上受到高度赞扬。多年来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以及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特别是近两年在模糊推理方面发表重要文章多篇,著述及主编学术著作6部。曾应邀在美国的加州大学、麻州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日本的明治大学、筑波大学、大阪电器通信大学,韩国的延世大学,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大学等20余所大学讲学。担任国内外7种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副主编,曾任中国模糊系统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于 1998年被纽约科学院聘为研究员。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成果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十余次。其专著《非经典数理逻辑与近似推理》受到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现代数学手册》第5卷---经济数学卷,2001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颁发的“经典引文奖”(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