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导读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举办闽南文化沙龙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文化研究院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23 17:39      
    7月22日,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在漳州举办闽南文化沙龙。来自福州、厦门、泉州、龙岩、漳州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政企人士雅集文化沙龙,共同探讨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校党委书记、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杨少衡,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刘加来和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惜真,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罗才福等政企领导以及我校闽南文化研究院、台商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出席此次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由研究会荣誉指导吴子华、副秘书长杨彤主持。
    沙龙氛围轻松自然,形式多样,既有主题演讲,又有闽南文化元素穿插,专家学者和政企人士发言热烈,谈锋灵动,献计献策,见解深刻。
    我校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会副会长陈支平教授从闽南文化的特质——世界性延伸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行主题发言,指出闽南文化的鲜明特征是其乡族性与国际性,引发诸多思考。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陈燕松相继就此话题发表看法。漳州市芗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郑娅玲是芗剧传承人,则登场清唱一曲歌仔戏,字正腔圆,韵味无穷。
    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会副会长郑镛教授从根植闽南民间的俗文化——民间信仰入题,生动地阐明了闽南民间信仰的含义、特点与内容。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陈健鹰回应郑镛教授,就闽南文化的草根性发表见解;漳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闽南日报社原社长张亚清则从闽南语传承现状,强调闽南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
    研究会荣誉顾问汤漳平教授以圣王文化为题,从其现代价值论述圣王文化。就此话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杨少衡从文学作品中的闽南话词汇运用及少时经历表达对闽南文化传承的切身感受;研究会荣誉指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承接陈支平教授的话题,从闽南文化的国际性指出闽南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会理事、《台海杂志》社长、主编年月则以近年来关注的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作为话题,倡言闽南文化传承和发展。
    与会人员一致对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致力于推动闽南文化方面的努力表示肯定,赞许文化沙龙的交流形式。他们认为,要促进闽南文化对外的交融与发展,发挥闽南文化的国际性,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利用好闽南文化这个文化纽带,促进学者、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拓宽现代企业的视野,加深城市以及现代企业的文化底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写好弘扬发展闽南文化这篇大文章。

    此次闽南文化沙龙是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的又一场文化盛宴。据悉,研究会还将不定期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举办文化沙龙活动,并将策划举办闽南文化大讲坛,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林晓峰书记宣布启动闽南文化沙龙

吴子华先生主持本次闽南文化沙龙

陈支平教授作主题发言

郑镛教授作主题发言

汤漳平教授作主题发言

来自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发言

(文:涂志伟、罗臻辉    图:罗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