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  正文
中国评论网:警惕两岸知陆反陆现象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评论网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4-26 08:57      

警惕两岸交流的“知陆反陆”现象

中评社香港4月24日电/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安拴虎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两岸交流与“大陆形象”建构1〕——“知陆反陆”现象解析》,作者指出: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岸间本已存在的诸多差异暴露无遗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文化的频繁接触与意义交换的活跃化也会引发敌意的产生,从而影响甚至恶化双方已经启动的相互接近与瞭解进程。这种越是瞭解大陆越是怨怼大陆的“厌中”、“反中”、“仇中”的“知陆反陆”现象,贯穿于两岸交流的全过程。它所引发的社会后果,是“反中磁场”的不断凝聚并持续“磁化”台湾社会,对此应该予以高度警惕。随着大陆不断进步发展,一个全新的正面的亲善的“大陆形象”将会呈现并释放能量,台湾民众对大陆形象的认同也将不断增强并发生根本性变化。文章内容如下: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岸间本已存在的诸多差异暴露无遗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文化的频繁接触与意义交换的活跃化也会引发敌意的产生,从而影响甚至恶化双方已经启动的相互接近与瞭解进程。这种越是瞭解大陆越是怨怼大陆的“厌中”、“反中”、“仇中”的“知陆反陆”现象,贯穿于两岸交流的全过程。它所引发的社会后果,是“反中磁场”的不断凝聚并持续“磁化”台湾社会,对此应该予以高度警惕。随着大陆不断进步发展,一个全新的正面的亲善的“大陆形象”将会呈现并释放能量,台湾民众对大陆形象的认同也将不断增强并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前言

有论者认为,两岸问题的核心越来越集中表现在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上面,而认同的实质是一种态度表达。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曾对“态度”进行过科学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态度是指个人或团体对某人某物、某一事情或某种观念的心理倾向;态度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部分是对态度对象的瞭解认识,情感部分是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行为部分则是由态度对象所引发的实际行动。

对“大陆形象”的考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台湾人对大陆认知的集中体现与反映,是台湾人“两岸态度”的逻辑起点和情感起点。毋庸讳言,因为种种原因,自1980年代后期两岸有交往以来,“大陆形象”总体上不佳。当这种扭曲的“大陆形象”(拟像)成为台湾社会普遍认知的时候,自然会影响其对大陆的“情绪反应”(即情感)和“实际行动”(即行为)。可以说,本文要讨论的“知陆反陆”现象就其实质而言,不外乎是一种基于对大陆扭曲认知基础上的态度表达。

毫无疑问,“大陆形象”是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建构起来的。一般而言,随着两岸人员的广泛接触与交流的不断深入,彼此好感度均会呈现正向增强,两岸关系也会持续向前发展。然而也的确存在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两岸间本已存在的诸多差异在交往中暴露无遗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文化的频繁接触与意义交换的活跃化也会引发敌意与龃龉,从而影响甚至恶化双方已经启动的相互接近与瞭解进程,相应地,也必然会恶化对彼此的印象,伤及彼此的形象。

时代力量的崛起很能说明问题。因着反服贸运动而乘势崛起的时代力量党,与民进党沆瀣一气分进合击,他们裹挟民意,逐渐坐大,形成巨患,数年间迅速发展为一股左右时局动荡朝野的台独政治势力,其对两岸关系的破坏能量在有些方面就连民进党也难望其项背。时代力量在众多年轻人中拥有超高的人气和支持度。而这些45岁以下的年轻世代与其前辈不同,他们差不多都经历了两岸关系从融冰到热络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参与并分享了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与成果。扒开时代力量的几个要角的人生背景,也会发现,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两岸交流,有的甚至是两岸交流的巨大获利者。例如黄国昌本人不仅曾与北京大学合作出书而且其岳父在大陆坐拥上亿投资;林昶佐的母亲黄惠英女士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多年来在大陆经营两岸谘询业务,甚至曾在大陆机构任职,其大陆政商关系堪称丰沛;社会民主党的范云更是外省人的第二代;长期持“仇中”、“反中”的“台独”言论、强烈支持太阳花学运的知名作家九把刀,靠着电影和出版物在大陆大获其利。这些人均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方面享受着两岸交往的和平红利,一方面反大陆、恶心大陆却不遗余力,真可谓“吃着你的饭还要砸你的锅”、“一方面赚着大陆的钱一方面支持台独”。凡此等等。这种在互动交流中产生“反感”“厌恶”等情绪,越是瞭解大陆越是怨怼大陆,“厌中”、“反中”、“仇中”的现象,可以概括地称之为“知陆反陆”现象。“知陆反陆”作为一种现象,贯穿于两岸交流的全过程,它所引发的社会后果,是“反中磁场”的不断凝聚并持续“磁化”台湾社会,论其表现,在其它政治因素的作用下,钟摆似的时强时弱时起时伏。一般而言,蓝营执政时则表现强于平时,而绿营执政则弱于平时。比如马英九当政时期发生的“反旺报中时”、反服贸、反课纲微调等等以及两岸同场竞技赛事中的反中宣泄等等;而蔡英文上台倒行逆施反而引发人们对改善两岸关系的“全民期待”,对大陆好感度反而向上扬。

无独有偶,香港“港独”势力的崛起也是与香港回归祖国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参加、认同和支持“港独”理念的人以青年或学生居多。据港媒报道,“香港民族党”成员平均年龄20多岁,包括大学生、刚毕业人士、专业人士等,其中学生约占一半!按理说,他们大多出生在回归祖国之后,本应享受着身为中国人的荣光,对祖国好处的感受与瞭解更胜于前辈,应该更加爱国才是。遗憾的是他们同样走上了歇斯底里的“厌中反中仇中”的“港独”不归路。如果仔细观察,其背后也同样隐藏着“知陆反陆”的问题。根据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冯应谦教授的研究报告,特区政府的青年政策以令港青认识内地、把握“中国机遇”为主轴,曾于2016/17年度推出“青年内地交流自主计划”,斥资逾一亿元,资助近两万名青年到内地交流。然而,巨额投资却带来了反效果。根据他的研究,曾到内地交流的受访者,对内地政治及经济前景的看法,都较未曾到内地交流的悲观。〔2〕

二、“大陆形象”的嬗变

前已指出,“知陆反陆”是一种基于对大陆扭曲认知基础上的态度表达。它是台湾“受众”在接触到来自中国大陆的说服性信息之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换句话说,它是来自同一个信息源(中国大陆)的持续的不定期发酵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它由文化差异所诱发,最初的情绪反应就是“不适感”,之后就是反感、厌恶、逃避等不认同行为。

两岸隔海相望,因国共内战而形成敌对态势,自1949年起至1988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前,双方曾有长达30余年不相往来,造成深重的隔阂;1980年代后期两岸初启门扉,缓步进行接触;直到2008年之后,两岸携手推动三通、签订ECFA、开放大陆观光客及陆生来台,才算真正拉开全方位交流序幕。通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台湾人眼里的“大陆形象”,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随着时空的变化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威权时期(1987年前)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两岸隔绝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冷战背景下蒋氏父子一方面倚美帝为靠山,时刻不忘“反攻大陆”,一方面在台湾掀起白色恐怖,实行高压统治,镇压异己人士,一方面开动舆论工具,大肆丑化中共执政的现实。国民党政权刻意营造的舆论氛围里,在“汉贼不两立”的思维下,大陆地区为“中共‘匪伪政府’”所“窃据”,大陆同胞成了“暴行”的受害者,啃树皮吃土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在等待所谓“国府”的救赎。“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的咒语,在1950、1960代的小朋友心中,种下了恐惧与厌恶的种子。“中国=共匪=匪区人民,共匪=十恶不赦、落后”的恒等式,在台湾风行了三十多个年头。1988年蒋经国病逝,李登辉掌权后仍沿用根据1983年订定的高中历史课纲而编写的国编本教科书,课本称中国政府为“匪伪政权”,称毛泽东为“共酋”。为了凸显国民党才是中国的“法统”,教科书称大陆为“敌伪”,宣传什么“中共统治大陆以来,倒行逆施,实行共产制度,实已违反世界潮流”。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小心匪谍”是每个台湾人人生必修课,一时间“恐共”、“仇共”、“反共”、“污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那个威权时代,甚至于到了2000年代及其以前,学生作业本的封底上,印有两行字:“当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那个时代的“台湾几乎不存在认同问题,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有中国人的身份,而且认识大陆的方式都是藉由政府的宣传,而非亲身体验。又加上当时的冷战背景,1970年代前,国际上普遍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于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观念是牢不可破的”。〔3〕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大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极左路线指引下,开展了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尤其是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和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不仅对传统文化摧枯拉朽,对于知识分子予以肉体与精神的摧残与毁灭。大陆内乱给了风雨飘摇的台湾天赐良机,虽然经过被逐出联合国、台美断交,却通过大力建设,逐渐迈向经济起飞,与内乱不止经济萧索的大陆形成鲜明的反差。应该说,台湾人的文化“优越感”和对大陆的习惯性“差评”其来有自。

无疑的,台湾那个时代关于大陆意象的呈现,主要由“外省人”所营造。他们一方面为丢失“大好河山”痛惜不已,一方面追怀故土,集体“怀乡”。除了那些诋毁中共的政治宣传内容之外,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乡愁作品,诸如梁实秋《雅舍谈吃》与《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等散文、白先勇《台北人》作品集、张秀亚《北窗下》与《寻梦草》、琦君《髻》《想念荷花》《水是故乡甜》、郭枫《黄河的怀念》《山》《老家的树》《我想念你,北方》《寻求一窗灯火》《蝉声》、林海音《城南旧事》、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故乡编辑部编《思我故乡》、赵淑侠《故土与国家》、何寄鹏刘龙勋编《人生家国乡愁》、王大空等《离开大陆的那一天》等等这样一些怀乡之作,所呈现的大陆锦绣河山是那么美好令人神往,然而却只能隔海遥望和追怀了。

第二阶段,返乡探亲期(1987-90年代)

“‘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上种树木,明年反攻回大陆……’每个在眷村巷弄里嬉笑追逐过的孩子,几乎都会念这则童谣。童言稚语无心,但是浅白通俗的字句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离乡游子的翘首盼望。”〔4〕这首流传于眷村孩子中间的童谣恰是每一个国民党老兵的内心写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解冻以及两岸第一代政治强人陨落,两岸迎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1987年之后,光复无望,蒋经国被迫开放民众返乡探亲,一时间,台湾持续掀起了“大陆热”。老兵及其家属成为两岸融冰之后互动交流的第一批参与者,无意间扮演了台湾人认知大陆的第一批“媒介”。当这些“反共一代”有机会亲身接触中共治下的那个想像中“水深火热”的大陆故土,由于“党国神话”的反共基因仍然深植其中,这个时期大陆意象,主要呈现在返乡探亲退潮之后第一批以大陆为主题的“游记”,如马森《大陆啊!我的困惑》、江述凡《酸甜苦辣怀乡行》、外省台湾人协会《乡关处处》、朱君逸《大陆去来》、孙树模《归乡惊客梦》、詹朝胜《中国情·台湾结》、张英华《回到大陆的那一天》等等。

返乡探亲活动持续有年,无疑地一方面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但另一方面也无疑地把两地的差异曝露无遗。由于两岸尚未三通,需要转道香港等第三地,虽然近乡情怯,却也一路乘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从香港等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转进内陆地区,亲历亲见亲闻,虽有亲人相见难得的心灵慰藉,也有难以述说的各种遭遇和感受。那时候大陆改革开放虽已启动有年,然百废待兴,基础建设还相当落后,而且整个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自我封闭,贫穷、愚昧、价值失范、人文素质也实难夸口。毫无疑问,返乡探亲让两岸的中国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得以延续和升华,然而返乡探亲带来的并不总是愉快的记忆,那么,返乡探亲给台湾社会留下的是怎样的集体记忆呢?且看邱彰的记述:

两岸接触是从“探亲”开始,一波又一波的荣民,作为先头部队,首先抢滩,把自己当作圣诞老人,四十年在台湾辛苦的积蓄,全部挥洒一空,以补偿时空相隔的怀念。

但是,真情并未如预期换来真意,大陆人需索无度,不能相互体谅的做法,让人吃惊。而以后的探亲人潮,在大陆却像碰到拦路虎,非把你洗劫一空不可。到现在,对台湾人来说,探亲如一场梦魇。

台湾人到大陆做生意也一样,在过了蜜月期之后,大陆人好像吃定台湾人,无所不用其极,弄得台湾人不得不步步为营。〔5〕

把探亲描写成“如一场梦魇”,邱彰的说法无疑是片面的。返乡探亲运动的积极意义当然不容抹杀,但是在受众选择性心理机制的作用下片面的认知往往会经过集体鼓噪之后成为社会记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这种甫一接触所产生的对大陆的片面认知,在普遍怀有敌意的环境里极易形成扩散,对“大陆形象”建构无疑是莫大的伤害。它形成的效应,“许多想家想了四十年的外省人,在梦想实现后,可能会发现他们最终要回的家竟是台湾。”〔6〕

第三阶段,深入交流期(90年代-2008年前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社会向着不同的方向演进。台湾通过开放报禁党禁,迈向政治民主化,虽然在统独矛盾指引下陷入无休止的蓝绿恶斗,但对民主的坚持却也坚定不移;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期间虽有“六四动乱”的干扰,但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得以继续与深入,经过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两岸关系方面,互动交流在经贸文化宗教教育新闻等各领域里逐步展开。台商和“台干”、“台生”、“台记”以及到大陆深度游的台湾观光客纷纷涌入,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长的时间在大陆生活,有深度接触大陆社会的机会。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逐渐产生了一批反映大陆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台湾时报副总编辑张自强(外号“张郎”)《大陆妙事多》、赵怡《千里如斯赵怡两岸札记》、万瑞君《欲望中国——你应该瞭解的新中国人》、方木几《浪尖上的台商——一个台湾人十年目睹大陆司法之怪现状》、林志升《从中国大陆出逃》、米兰《上海怎么待啊?》、傅主席《去他的北京》、王铭义《北京·光华路甲9号驻京采访札记》、赵慕嵩《台湾人在北京》、陈彬《移民上海》、吴建华主编《新台湾之子在大陆——台校人跨两岸的生活故事》。

1990年代之初,台客的四万台币月薪约略是大陆市民收入的一二十倍以上。于是,腰缠十万贯的台湾客,在大陆各省博得了“呆胞”的浑名。当他们回到台湾,也带回了“阿陆仔”的搜奇轶事。大陆厕所没有门、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大陆人上厕所不用卫生纸、大陆人偷鸡摸狗……。总之,大陆物质匮乏、生活水平低落、素质低下,成为台湾社会的口碑和“共识”。这些看起来一点都不“政治”的日常故事,仍旧散发着反共神话的光芒。“阿陆仔”、“死阿陆”之名,在以福佬人为主体的台商、台干之间流传多年。这些带着歧视的戏谑“黑话”,一直停留在口耳相传的次文化群体里。

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大陆的认知多以“差评”为主,随便翻开这一时期的关于大陆的“见闻”、“游记”、“报道”之类,都有这方面的描述。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很显然,这是以偏概全的片面认知,但是很不幸,由于受众选择性心理机制的作用,“偏见”总是被台湾人在不同的场域里讨论,被记忆并变成一种“刻板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见闻和体验,对当下台湾人“大陆形象”的建构至关重要,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也恰恰是在两岸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台湾人开始思考“大陆人和我们外貌相近,言语相通,但为什么生活习惯竟会差别如此之大?”〔7〕九十年代,也正是台湾在台独政客鼓动下,开始建构所谓自己的身份认同之时,“他们以‘台湾人’为‘我群’,而以‘大陆人’或‘中国人’为‘他群’。在这一过程中,对‘我群’和‘他群’都形成了‘刻板印象’。根据社会认同论的理论,‘对内群的刻板印象是积极的,而对外群的刻板印象是消极的’,因此,他们对中国大陆的刻板印象多是负面的、消极的、贬抑的,总之,在总体上是不好的。”〔8〕

第四个阶段,新媒体时代(2008-2016)

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台湾民众的网络普及度与运用频率大幅提升,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台湾社会网络政治参与的全面兴起并形成对现实政治参与行动的深刻影响与制约。2008年前后,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脸书”(Facebook)、“噗浪”(Plurk)、“推特”(Twitter)等在台湾大众中风行,逐渐从日常社交载体渗透成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流平台。网络政治参与打破了传统政治参与完全由政府集权控制的桎梏,开拓了人人可以自由传播的网络时空,使公民个体的政治个性可以得到自由张扬,满足了台湾民众潜在的政治表达意愿和自由需求。网络政治参与逐渐发挥着从虚拟到现实的强大影响力,许多台湾社会运动的话题兴起、结社、组织策划都源自网络并形成线上与线下密切配合联动,形成了颇具台湾特色的“网上串联、网下集会”公民运动模式。自2008年以来,“野草莓学运”、“洪仲丘事件”、“太阳花学运”等台湾社会颇具影响力的社会运动的源起都可追溯自网络社交媒体。社会话题争议的挑起、网络共识的凝聚、网络结社的串联、网络募款、社会运动的策划实施以及运动现场实况直播都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中心发起与运作,甚至形成了网络社会运动的教科书式的运作流程与经验,并移植与灌输到下一次社会运动中,形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巨大现实影响力。〔9〕

2008年马英九以六成的民意支持赢得大选,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同一年台湾开放陆客观光,陆客从当年的32万多人次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418万人次的最高峰。〔10〕2011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放陆生赴台就读大学、硕士及博士班。从此,“陆客”、“陆生”成为台湾人认知大陆的又一媒介,“陆客”的素质也往往成为台湾人诟病的一个话题。〔11〕

遗憾的是,国民党虽然全面执政,然而由于政绩不佳,马王政争不断,和平红利不如预期,加之民进党野蛮杯葛,两岸关系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平顺,很多涉及两岸的法案在立法院延宕多时难以通过。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两岸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台湾由于沉迷于政治分配,加上内部恶斗不断,经济停滞不前;而大陆经济则连年高速增长〔12〕。面对大陆的崛起,台湾有些人对两岸关系产生了极大忧虑,他们既对台湾没信心又对大陆不信任。特别是受“去中国化”教育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世代更是在身份认同上陷入了“中国VS台湾”的二元对立泥淖。他们把全球化后出现的贫富差距与薪资停滞,归罪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把大陆经济崛起,看作是威胁而不是机会。由于主权所有权的争端属于零和博弈,故虽然两岸在政治层面实现了“外交休兵”,但民间的对立气氛却随着一次次发生的两岸在涉外事务上的恶性事件〔13〕而不断升温,“厌中”、“恐中”、“反中”情绪在民间凝聚和强化。经过20多年“去中国化”教育培养起来的所谓“天然独”,在天生属于年轻人的新媒体的空间里一次次完成“反中”聚集、整合与动员,〔14〕以新媒体为战场,年轻人为主力的两岸网民失脚跌入互喷互怼模式。〔15〕对垒的双方根本就是“三观不合”、扞格不入,基本上不问是非只问立场,每一句话都带有“挑战”的意涵,使用的语言之恶毒无所不用其极,三言两语就会升级为谩骂和人身攻击。大陆网民呼台湾人为“台巴子”已是蔑称,台湾网民直呼大陆人为“中国人”、“强国人”亦是冷若冰霜;更有甚者,骂自己的同胞为“426”、“支那人”,凡此等等,亦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台湾人对大陆的负面情感指数。双方网民杀红眼,有时候还翻墙跨境玩起什么“帝吧出征”。这种互厌互怼是一种非理性的交流方式,有百害而无一益。可以说,两岸中国人的情感已经出现“断层”,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陆人视台湾人为同胞兄弟,而台湾人则视大陆人为生意伙伴!〔16〕有人问,两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其实,丈量一下两岸民心的距离就知道了。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威权时代虽然出于“恐共”、“反共”、“仇共”、“污共”的政治需要,对中共治下的“新中国”不遗余力地攻击抹黑;但是对于大陆“故国山河”以及人情世故的追怀与遥念,却也营造了一个故国河山锦绣美丽、“大陆同胞”淳朴善良的形象。

第二,自1980年代以来,两岸交流互动虽然日益频密,然就台湾人的“好感度”与“抱怨率”两项来看,似乎均不如预期,正面的亲善的“大陆形象”在交流互动中远未树立。

三、马蔡执政过渡期台湾人眼中的“大陆”

如前所论,经过多年的交流互动,中国大陆在台湾人心目中的认知,因为选择性定律的作用,而形成现阶段台湾人眼里的“大陆形象”,由于它属于片面的认知,具有以偏概全的性质,因此严格来说,这个阶段对“中国大陆”的认知完全是一种“偏见”。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偏见呢?这里,选取一部分具有极大争议又极具代表性的语词加以分析。

“鸭霸”、“霸凌”。现阶段的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世代,其对大陆的恶感,首先来自两岸冲突时所留下的刻板印象。认为大陆“打压”、“欺负”、“鸭霸”、“霸凌”、“矮化”台湾,殊不知每每是“台独”势力制造事端,挑起冲突,大陆被迫应战,如此循环往复,却也逐步升高,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感情因素的左右,冲突时的是非曲直很难讲清,民众置身其中往往已失去“公允”的判断力。

“强国人”。实现国家统一,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夙愿。相当比例的台湾人昧于“台独”梦想,他们不喜欢中国强大,将中国崛起视为威胁,有意无意地曲解“中国梦”的内涵,污名化中国强国形象。

“黑心商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起步的初期甚至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陆的乡镇企业因为工业基础设施落后,靠仿制起家,产品品质不佳,假冒伪劣一度成为“国货”的代名词。一些无良商家制假售假,伤天害理,见诸于媒体报道的实在太多。台湾人有这样的印象,的确是其来有自。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商品,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品质与信誉已蜚声海内外。

“污染大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指导下,没有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虽然起飞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却也教训深刻。近些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与发展思路指引下,中国大陆在退耕还林及生态建设方面、治污防污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自然环境、人居环境连年得到改善。

“腐败大国”。台湾人对中国大陆的腐败仿佛有种种的非议,他们片面认为中国腐败渗透于政治、司法、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简直是无孔不入。一篇旺报征文写道:“就像大陆人看朝鲜人的感觉,认为朝鲜还活在过去文革年代,对他们物质贫乏饥荒不断却又精神生活饱足而感到不可思议与悲悯;同样地台湾人看大陆人,也觉得大陆人还活在过去台湾专制威权的年代,物质富足但生活却处处充满不公与暴力。大陆人觉得朝鲜人跟自己不一样;同样地台湾人也觉得自己跟大陆人不一样。”〔17〕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大陆的腐败都可以归因于政治制度。他们将大陆政治制度诬指为“威权”、“专制”,这种看法即使在那些颜色偏蓝以及持中间立场的的台湾人中亦具有普遍性,例如马英九、吴敦义、龙应台等都表达过相似的立场。〔18〕

“大陆人素质低”。关于大陆人素质低的刻板印象,可以说是大多数台湾人的成见。陈雅琳的文章《从北京……到东京……到斯德哥尔摩》〔19〕,可以一窥台湾人对大陆及对大陆民众素质的刻板印象及“疏离感”。不偏不倚地说,陈雅琳女士的看法并非个例,很多有大陆生活经验的台湾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这说明在台湾人的眼中,大陆的民众素质一直是个“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大陆形象”建构的负面因素。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国民素质是个综合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教育、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等等。多年来,中国大陆国民素质在国际间屡获差评,中外媒体多有报道。2015年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排行》中,中国厕身于后十位名单当中,与阿富汗、刚果、东帝汶等为贫穷落后所困扰的国家同列。〔20〕时有见诸国际媒体的有关中国人国民素质的报道,大多是令国人汗颜为人不堪的桥段和故事。在两岸交流交往越来越密切的时代大背景下,台湾媒体对于大陆民众素质的报道也逐渐多起来,同样不乏大陆人超乎想像的不文明行为,形诸耳目的差不多都是“不守规矩”、“不尊重他人”、“暴发户心态”、“服务态度恶劣”、“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随笔涂鸦”、“大声喧哗”、“铺张浪费”等。尽管有些说法不免夸大其词〔21〕,但总体而言,台湾地区国民素质整体上的确要比大陆民众高出一块。事实上,这些大陆民众素质低下的表现在过往台湾民众身上也有表现。大陆太大,整体发展水平也不均衡,落差很大,如同“从非洲到欧洲”。因此,两岸国民素质上的落差,也是对两岸民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虽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但这并非无法克服的社会顽疾,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22〕,庶几乎会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脱胎换骨迎头赶上。存在差距和不足并不可怕,关键要看我们面对素质缺憾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讳莫如深甘于堕落还是勇敢面对有耻且格?知耻近乎勇,承认这一点并不能影响我们什么,反而能够成为推进社会改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动因。

四、“知陆反陆”现象及其成因

赛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起源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冲突是差异的产物”。〔23〕毋庸讳言,两岸间因不同历史遭际而产生的差异,尤其是由政治分歧而产生的根本性差异,无疑是两岸冲突的根本症结所在。两岸政治的对立世人皆知,民意上的对立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佛家有言“面对他、讨论他、处理他”;只有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和症结,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去处理这些问题才是根本出路。也许正是认识到两岸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冲突,陈孔立先生撰文提醒“在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由于两岸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24〕两岸差异表现在诸如交往动机与意图、两岸地位、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历史记忆、“中国梦”与“台湾梦”、身份认同、传播符号、国民素质等多个面向。由于在另文中已作论述〔25〕,在此仅作简要陈述。

(一)“拥独”与“遏独”这一对根本矛盾,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是左右台湾民意走向的根本因素。

分裂的两岸,由于在未来两岸命运安排以及完成统一的方式上分歧严重,猜忌与敌意积重难返很难冰释,薄弱的互信基础难以持续夯实。毋庸置疑,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统一是坚定的国家意志,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大多数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海峡对岸,一部分民众的独立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甚至拥护“台独”的人数有逐渐走高的趋势;而持续走高的“台独”支持率理所当然地转又引发大陆对“台独”势力的高度警惕与遏制。动机与意图根本不在同一个坐标上,由此而生的两岸“敌意螺旋”一再升高,是最易恶化两岸关系、引发两岸冲突的差异性因素。“拥独”与“遏独”这一对根本矛盾,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是左右台湾民意走向的根本因素。

(二)两岸地位与名分(主权所有权)之争,致使两岸冲突不断,而每一次冲突都造成刻骨铭心的“创伤记忆”,加深岛内民众对大陆的反感与疏离,大陆被反复描绘成欺压台湾的“恶霸”形象。

两岸的分裂,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过去相当长时间两岸之争表现为制度之争、政权之争、法统之争,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匪”,自己代表整个中国,两岸争的是主权所有权。反映在国际和外交领域,你死我活的斗争,残酷的厮杀,都是事实。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在外交领域遭受空前的挫折,“中华民国”作为一个象征符号也逐渐丧失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而台独势力乘机彰显台湾的主题地位,“台湾”作为新的政治图腾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台湾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将两者等而视之,甚至偷梁换柱。尤其是在“台独”势力的不懈操弄下,在李登辉陈水扁长达十几年的“去中国化”教育影响下,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世代的身份认同开始走上了二元化的不归路,“爱台”还是“卖台”,成为“去中国化”的主要情感动因。可以说,正是因为台湾当局长期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说法,特别是“台独”势力一次次操作突破所谓“国际空间”,制造事端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引发大陆的强力反制,两岸冲突造成刻骨铭心的“创伤记忆”,每一次都会强化台湾人“国际孤儿”集体意识,恶化岛内民众对大陆的反感与疏离。“鸭霸”、“霸凌”、“打压”、“欺负”、“矮化”,大陆被反复描绘成欺压台湾的“恶霸”形象。岛民的情感一次次位移最终裂变为对自身“中国”身份的唾弃和对“台湾”这个新图腾的无限认同。

名分与国际地位之争,不啻造成两岸的长期对抗,也的确是两岸关系中最扣人心弦、牵动全民感情的大事,堪称影响台湾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梦”与“台湾梦”的割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其核心是民族梦,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它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以及共同分享。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台湾,长期“去中国化”的恶果,使得“中国梦”在台湾主流社会越来越失去声气相求的舆论环境,“台独”势力所宣导的以“台独”为终极诉求的“台湾梦”,更具有现实的迷惑性。他们标榜台湾主权、安全、民主、人权的“政治价值”,追求“台湾认同”,这与大陆宣导的包括两岸同胞在内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统一的“中国梦”相斥相悖,有着非常大的思想差距,从而自然割裂“中国梦”与“台湾梦”的关系。这种危险的“台湾梦”将台湾利益摆在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相冲突的位置,于台湾已是噩梦,于整个中华民族亦非福音。

(四)中国大陆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以及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是台湾诋毁的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两岸中国人大致相同的精神内核,这使得两岸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具有高度一致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两岸长期隔绝对峙以及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确又造成两岸社会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大陆经过几代人积淀总结,形成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台湾人民从“白色恐怖”中走出,但反共思维的冷战余绪及台独反中的意识形态深深浸润其中。毋庸置疑,民主体制已经内化为台湾人的生活方式。大陆人看台湾,多放大其“民主乱象”而否定之;台湾人看大陆,多以“威权”、“专制”诋毁之。

客观分析台湾统独力量的嬗变轨迹和现实,可以肯定的是,较大比例的台湾人并非是“台独”思想的坚实拥趸,影响其对两岸关系态度的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对“统一”前景的莫名疑虑和恐惧。由于两岸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是一种本质差异,属于绝对“异己”元素,因而成为陆台之间最大的区隔因素,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它始终是影响两岸民意与政治的至为关键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制度会沿着制度的边墙制造出迥异其趣的政治文明,自然而然地也会制造和强化壁垒分明的文化认同。

五、一个全新的正面的亲善的“大陆形象”正在隐然成形

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前夕,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民调,49%台湾成年人对大陆有好感,44%表示反感,与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对大陆有好感的人更首度超越反感。正如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所分析的那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是个非同寻常的信号。〔26〕刚刚落幕的“九合一选举”以民进党的惨败告终,我们看到,选举的现实与民调同步,台湾民意的天平重新回归“九二共识”与“两岸一中”。究其原因,固然与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绿色执政连续推出不得人心的政策造成极大民怨,以及台湾人又开始怀念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和谐共生的局面有相当大的关系;然而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则是大陆自身发展进步所展示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正确的对台政策所发挥的效力。台湾人从祖国大陆的发展中看到了希望与未来,开始自觉将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与祖国大陆紧紧绑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27〕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巨变。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17年站上82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2017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7606亿元,比1991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20.3%。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占世界1/5的人口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全面提高,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公共卫生事业成就瞩目,“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28〕这些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中共对台政策赢得好评。尤其是2018年2月28日《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称“31条”)正式发布实施,这些措施的出台立刻引发了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指出这是大陆向台湾同胞提供的“力度空前”的同等待遇政策,更认为这些措施将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岛内民调也显示台湾有高达七成的民众认同大陆的这次“大动作”。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力度推进“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落实工作,在文化、金融、社会交流及落实同等待遇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正是大陆的建设成就以及对台政策与民意共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假以时日,随着中国自身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对台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一个全新的正面的亲善的“大陆形象”将会呈现并释放能量。台湾民众对大陆形象的认同也将不断增强并发生根本性变化。

注释:

〔1〕本文是国家基金项目《跨两岸传播中的“大陆形象”建构研究》(编号14BXW057)的阶段性成果。

〔2〕中大研究:港青视内地交流团为“廉价旅游”参加后对内地更悲观,http://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180622-869326。

〔3〕张耕维:《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呢?》,《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征文选粹3,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138页。

〔4〕时代话题编委会:《回到大陆的那一天·出版缘起》,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5〕邱彰吾尔开希《两岸两说·针锋相对》,台北: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6〕李永得徐璐《历史性·大陆行》前言,台北:自立晚报,1988年。

〔7〕范立达《中国——熟悉的陌生人》,载万瑞君《欲望中国——你应该瞭解的新中国人》,台北:智富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第3页。

〔8〕陈孔立《“台湾人”群体对中国大陆的刻板印象》,《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

〔9〕参阅孙璇《台湾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及其对政治生态的影响》,《理论探索》2016年第3期。

〔10〕《台湾开放陆客赴台十年蔡英文上台前后反差巨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130741693629596&wfr=spider&for=pc。

〔11〕“陆客”的不文明行为被抓包,包括爱大声讲话、不排队、爱在景点刻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等。

〔12〕《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9/content_5317294.htm。

〔13〕这些事件诸如2006年世界青少年运动会“抢旗风波”、2009年高雄世运会旗帜事件、2010年东京电影节中国大陆代表团退赛事件、2013年歌手张悬挥旗事件、2016年周子瑜事件、频繁发生的涉及体育竞技赛事的对抗博弈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第55届金马奖傅榆涉独事件等等。

〔14〕参见拙文《移动新媒体对台湾民意形成的影响及因应策略——以台湾年轻世代民意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1期。

〔15〕大约2005年前后,台湾岛上最大的BBS(电子布告栏)批踢踢,相继成立如“八卦版”(Gossiping)与“中国工作版”(WorkinChina)等多个与中国相关的版面。“翻墙”而来的大陆网民与台湾网民之间动辄掀起“骂战”,两岸网民在虚拟空间里最易恶化彼此的情绪。

〔16〕《调查显示台湾人视大陆人为生意伙伴》,https://news.sina.com.cn/c/sd/2009-07-17/133118242984.shtml。

〔17〕张耕维:《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呢?》,《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旺报两岸征文选粹3,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141页。

〔18〕马英九吴敦义均坚持两岸统一应遵循“德国模式”,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说“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龙应台亦谓“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与独立的对决?对大部分台湾人而言,其实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她并喊话称“请用文明说服我”。他们的观点在台湾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虽说此种观点具有很大的蛊惑性,但对这些尚具有“大中华意识”的台湾人的逆耳之言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亦非明智之举。

〔19〕露辛达·赫德佛斯着,郭宝莲译《礼貌的力量》,台北:商周出版,第11-18页。

〔20〕《联合国全球国民素质排行》,http://news.qq.com/a/20151020/011165.htm。

〔21〕例如台湾反服贸艺人陈升“等你们(大陆人)上厕所会关门的时候,我再和你们谈统一”之言论。

〔22〕《论语·为政》。

〔23〕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87页。

〔24〕陈孔立:《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第1页。

〔25〕见拙文《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差异性因素探析——从两岸共通意义空间说起》,《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

〔26〕《民调:台湾民众对大陆好感首度超越反感》,https://news.sina.com.cn/o/2018-06-19/doc-iheauxvz3950354.shtml。

〔27〕央广网评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http://mil.k618.cn/news/201710/t20171017_13736700.html。

〔28〕《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9/content_5317294.htm。

http://www.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1&kindid=0&docid=10538326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