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大力推进理论学习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引导舆论能力和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上做出新成绩,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精神文明、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宣传报道上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理论武装,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1.大力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新党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全国和福建省“两会”精神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度学习,深化宣传阐释,进一步扎实推进十八大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做到党的十八精神在师生中入耳、入脑、入心。
2.扎实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让党的十八精神和要求在师生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全面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为契机,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为主线,把雷锋精神融入“我与中国梦”主题活动中,结合开展弘扬践行福建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切实做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服务。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2013全国“两会”精神、节约型校园建设等主要内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精心安排学习内容,不断提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
4.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组建校内理论学习宣讲专家库,打造学校宣讲专家组,提高宣讲水平和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水平。
二、内聚共识,外树形象,努力增强新闻宣传工作实效
5.加强对内宣传,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按照文字有力、电视有形、广播有声、图片有意、网络有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报、校园网、电视台、广播台等校内宣传媒体建设管理,进一步发挥校园媒体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校工作中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改革校报编辑出版工作,进一步加强策划,优化版面,增加报纸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办报质量,扩大影响力。深入探索网络传播规律,丰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方法和渠道,发展壮大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增加正能量。
6.强化对外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市级媒体,对接国家及省级主流媒体,加强与中央、地方大台大报大刊大网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宣传报道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重大举措、重大活动、重点成就,争取对外宣传再上新台阶。探索对外宣传新途径,努力促进学校新闻宣传从被动接受采访向主动邀请采访转变、从平面媒体向多媒介转变、从简短报道向深度报道转变、从地方媒体向中央媒体转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7.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新闻策划和重点报道。以更名揭牌、博士点建设、校庆等为契机,结合闽南文化研究、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对外合作办学等,加强新闻策划与深度报道,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加强对学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办校等发展成就的宣传。
三、强化队伍,健全机制,着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
8.成立学校新闻中心,努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统筹整合全校宣传资源,进一步强化全校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整体宣传意识,形成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新闻报道报告制度,创新方式方法,规范新闻采集、发布流程,做好校内信息传递。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和规范信息报送和重大事件发布程序。
9.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工作队伍业务水平。做好教工新闻信息员和学生记者等专兼职队伍业务培训交流,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宣传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落实新闻宣传“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
10.完善新闻宣传制度,建立健全考评激励制度。制定宣传思想工作管理与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各单位的宣传思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效。
11.把握正面宣传主动权,提升宣传阵地舆论引导能力。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各类报告会、讲座、研讨会等舆论阵地的指导与管理,使之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坚强思想文化阵地。继续加强校园宣传环境管理,规范横幅、标语、海报、宣传橱窗的使用;成立校园志愿者服务队,按照分块负责、公共治理的原则,治理校园小广告、乱张贴等,进一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和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加强舆情分析、研判、监管和引导,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工作,确保校园稳定和谐。
四、巩固成果,强化内涵,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12.认真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按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2—2014年)》,认真制定《201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文明学校创建成果,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开展校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不断促进文明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3.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重大活动和“五四”、“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积极营造建设和谐校园的浓厚氛围。以校庆为契机,深入开展大学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爱校、兴校、荣校意识,增强师生的认同感。
14.继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贯彻实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协同相关部门按照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开展向张丽莉同志等教书育人楷模学习活动,注重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的模范作用和示范效应,做好师德典型的宣传报道,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15.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各院系继续做好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多渠道引进社会文化精品,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16.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精心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中共闽南师范大学会宣传部
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