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导读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
作者:     文章来源:宣传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9-25 08:29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肯定学校办学成就,并寄予殷切期望。回信在我校引发热烈反响,并迅速掀起学习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广大师生表示要深刻领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踔厉奋发,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扎实的作为,奋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  李顺兴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饱含了对福建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关心关注和殷切期待,对高校发展新农科、服务“三农”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闽南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对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探索,加快推进学校智慧农业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立足学校“以闽南文化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特色、教师教育底色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优势,促进两岸教育圈、科技圈、产业圈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独特价值,为区域发展、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龙海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对福建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厚爱,令人倍感振奋。作为地方师范类高校,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紧扣教育链、产业链、技术链发展和市场延伸需求,加强人才引育和科研创新,构建更加成熟的人才服务和科技转化链条;建好漳州市食品科学研究院,搭建更多产学研社会服务合作平台,持续深化校地协同与产教融合;不断擦亮学校“教师教育”的办学底色,坚持“以闽南文化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培育更多优秀师资,培养多领域高素质人才,助力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研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  黄耀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强调,要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省级重点智库平台作用,探索“智库平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能培训”模式,主动承接近百项乡村振兴科研课题并取得丰硕成果,积极服务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与实施,通过举办乡村振兴论坛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未来,我们将加快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模式,进一步发挥多元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注入新动能。

校团委副书记  李富荣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深切寄托着对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殷切期望。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刻体会到,这封回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将以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紧密依托学校学科特色与闽南地域文化,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深层次地嵌入共青团工作体系,鼓励青年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增强本领。校团委将不断拓展并夯实多元实践育人平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奉献基层,奋力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丹凤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为涉农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三全育人”为核心,把知农爱农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实训与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引导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发挥学院多学科优势,深化农学交叉融合,构建“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农业生产痛点加强科研攻关,健全“科研-转化-服务”一体化机制,常态化组织师生深入农村一线,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生产模式,促进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助农实效,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展现应有担当与作为。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颖频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深刻体现了对福建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地方特色化发展和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师范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紧扣区域教育、经济、科技、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师范教育特色,着力建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师范赋能新模式,让先进教育理念扎根八闽大地。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师范教育为支点,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培养信息时代教育人才,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裴新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八闽大地和高等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关心厚爱,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身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将把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引导广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业发展与人生追求,不怕艰苦、不惧困难,主动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扎根专业、锤炼本领、勇攀高峰、服务乡村,在躬身实践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商学院教授  林炳坤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高等教育的深切关怀,令人心潮澎湃。我将始终坚持铸魂育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信念坚定、扎根“三农”、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强化科研创新,秉持“坐冷板凳”钻研精神,聚焦乡村振兴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主动深入乡村,精准对接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案。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研究生  陈苏鸿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令我深受鼓舞,更深感重任在肩。回信中“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殷切期望,激励我将研究视野投向广袤的乡土中国。面对乡村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提升和特色景观营造等现实需求,我们更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匠心精神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我将牢记嘱托,扎实打好专业基础,聚焦科技创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学问做进祖国的广袤山川,为绘就村美、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校“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团支书、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  郑瑾容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深刻领会并牢记这份殷殷嘱托,以重要回信精神为奋斗指南,积极投身“青马工程”,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不断淬炼思想、锤炼过硬本领,在师范之路上不辍耕耘、提升综合素养;同时,我将始终秉持服务基层的初心,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干事业,自觉将专业所学与文化使命紧密结合,挖掘“三农”故事中的精神富矿,传承民间智慧,创新文化表达,努力为乡村带去文化的温度与教育的力量,让青春与家国同频,让奋斗融入时代征程。

 2024年福建省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艺术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许海正

作为一名扎根在诏安县深桥镇的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读完回信,我内心倍感亲切、深受触动。在基层的服务经历,使我深切体会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内涵。无论是文创助农、文旅宣传、协助推广优良品种,还是投身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都让我更加明确认识到,必须将专业知识与基层实际相结合,脚踏实地解决问题。今后,我将以身边的“科技特派员”为榜样,甘当连接技术与农户的桥梁,切实把更多实用的“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努力为提升家乡农业发展水平、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文: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