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汪庆祥教授课题组在清洁氢能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KCl-assisted rapid and low-cost synthesis of antiperovskite (Fe1-xCux)4N anchored on Cu2O nanosheet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overall water splitting”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6.744)。
该研究通过KCl辅助的一步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由反钙钛矿(Fe1-xCux)4N颗粒锚定在Cu2O纳米片表面的分异质级结构。利用(Fe1-xCux)4N和Cu2O之间形成的p-n结,在界面处产生强的内建电场,增加了反应动力学和可用的活性位点。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结果表明,电催化反应后,(Fe1-xCux)4N-Cu2O分别重构为Fe-Cu2O (HER)和FeOOH-CuO (OER),具有合适的吸附中间体自由能。电解水催化实验显示,最优的(Fe1-xCux)4N-Cu2O/CF在10 mA cm-2下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的过电位分别仅为30 mV和307 mV,且只需1.57 V即可驱动10 mA cm-2下的全解水。该项研究为利用反钙钛矿化合物大幅度提升Cu/Fe基材料的全分解水催化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且简便的策略。
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2020级研究生王漫丽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汪庆祥教授和邹泽华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1854

(文/图:王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