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在北师大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该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我校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校党委书记吴彬镪: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教师队伍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作为师范院校,闽南师范大学将不断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本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筑梦人”队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发挥闽南文化与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办学特色,持续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构建更高层次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四有”好老师。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顺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师范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成长的殷切期望,认真学习以后,深受鼓舞,充满自信。作为地方师范院校,闽南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领会回信的丰富内涵,把回信精神运用到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中,坚持为党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甘于奉献、矢志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师范人才;坚持为国分忧,推动教师教育与闽南文化协同创新,把师范生培养充分融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原中央苏区老区振兴等工作;坚持为家导航,强化家校协同育人特色,通过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定向培养原贫困县教师队伍,关注学生家庭成长教育及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关爱留守儿童阳光成长,在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陈晶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提升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地方师范院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和鞭策。教师教育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办学根本和初心,贯穿全部办学历史。办学以来,学院培养了大批长期扎根基础教育岗位、矢志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师。我们将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全面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国良师”。
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顺森: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对新时代师范大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也为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优学需要优师,强国必须强师,作为师范院校的底色,教育科学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推进落实党中央“强师计划”“优师计划”等重要决策部署,坚守、传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传统,将“四有”好老师标准细化落实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深刻回应人民对高质量卓越教师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福建省区域农村教师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作用,坚持不懈为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裴新星: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和责任重大。作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一员,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师范生把自身的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师范生具有教书育人的情怀、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鼓励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师范生,要积极鼓励他们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过程中成长为“优师”“名师”“卓师”。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办公室主任肖模艳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给予了身处师范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们极大激励。我们承担着未来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责任重大,在工作中一定要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尽自己所学,以身为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乐于扎根基础教育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我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鼓励学生把传统艺术的研习和经典诗词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提供各类语言文字课程学习渠道及开展语言文化推广活动,提升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及素养;充分利用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平台,选拔优秀学生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教师语言能力提升培训,让学生牢固树立起为边远地区教育事业挥洒自己青春和汗水的意识。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陈彩虹: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对师范教育有着极大的鼓舞。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师范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也要引导师范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培养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战略思维,并在专业学习中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毕业后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历史地理学院地理科学教研室主任凌超豪副教授:
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对广大师范生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福。作为师范院校专任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率先垂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和同事们依托山地——沿海亚热带地理环境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以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为从教目标,悉心呵护、引导学生坚定从教信念,以“言传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在祖国基础教育一线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闽南师大人的时代答卷!
闽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最美教师获得者、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综合教研室主任张琨琨副教授: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我深感振奋。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事业和教育均衡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进程中,美育在基础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振兴乡村文化艺术、改善乡村文化面貌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艺术学院教师,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教育和引导学生俯下身子、扎根基层,将青春血液输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师资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学生王铟琦: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对我们师范学子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在学习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彰显师范生的本色!作为一名工人家庭的孩子,我深知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重要性。今后我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负母校的悉心培养,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李培钰: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我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师范生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师范生,秉承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两次前往福建省的偏远山区进行支教活动。在这两次的支教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振兴乡村教育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未来教书育人的信念。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尽我所能去帮助越来越多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择教师岗位就是选择了奉献,未来我将努力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体育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章静茹: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夯实专业本领,学思用结合,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未来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