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  正文
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分享研究成果 弘扬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召开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6-03 19:54      

本报讯(记者 廖瑜婷 通讯员 陈彬强 刘云)5月31日至6月1日,“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9学术年会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

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主任陈必滔,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泉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万明,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泉州郑成功研究会会长郑栋梁,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林华东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会议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泉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福建省李光地研究院、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年会以“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围绕闽南文化传承创新、闽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闽南家族文化的海外播迁、闽台文化融合发展、全球史视域下的闽南文化研究、闽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李光地文化研究等七个议题方向展开研讨。大会分主旨报告与二场大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据悉,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6年,目前有个人会员260余人,已经举办8次高水平学术会议,6次学术沙龙。

林晓峰张山梁:

传承阳明心学弘扬漳州文化

漳州是王阳明的过化之地。王阳明在这里推行牌法、添设县治、力举乡约、大兴社学,让曾经“政教不及,民众罔知法度”的盗贼强梁之区,变成“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礼义冠裳之地,对漳州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阳明心学根植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并在传承中得到持续发展,影响一代代漳籍学子。由时任漳州知府施邦曜、平和知县王立准在漳州辑编、刊刻的《阳明先生集要》崇祯施氏刻本成为阳明著作两个极为重要的版本之一,为阳明学的传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正如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所说:“王阳明及其阳明之学,是继南宋朱熹及其朱子学之后,对闽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的核心元素之一。换言之,朱子学和阳明学,已经演化成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和组成部分。”

当今,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善于将阳明文化优势与融入漳州地域特色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努力实现“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涂志伟:

台湾赤崁筑城及晚明台湾开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之前,明水师水标中军左翼把总、漳浦人赵若思在台湾台南建筑成赤崁城。“盖七日而筑城赤堪(崁)矣”。赵若思为漳浦县湖西乡赵家堡赵宋皇族人,可能采用郑成功军队也采用的“蘧蒢”速成筑城方式,这说明赤崁城及赤崁地名产生比荷兰人入据台南时早了7年。明万历末年时,台湾南部已经成了众多闽粤海上武装集团屯聚的基地,建立了营盘,进行垦田。

晚明时的台湾,已经有数万闽南民众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开发。赵若思的建城是明廷福建官府有意在台湾驻兵屯垦实行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的背景下进行的。明中晚期,明政府的军事管辖权就已经及于台湾,比荷兰人入据台湾更早,是中国人最早居住、最早开发利用、事实上拥有台湾的又一具体历史事证,从而把大规模开发台湾的年代又大大推进一步。

彭维斌:

漳州窑大盘与航海文化

漳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九龙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其窑业始于宋代,兴于明清。晚明以来,漳州窑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

在漳州窑产品中,有一类口径超过35厘米,甚至达到50多厘米的五彩或青花大盘。其上的航海文化元素纹饰,见证了16、17世纪大航海时代,中国不断拓展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西方不断开辟的新航路连接架构的全球通商航路上,中西海洋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反映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海洋航运的发达与航海导航技术的进步。

郑晨寅:

黄道周对朱子《家礼》之践行与发展

朱子《家礼》及其礼学思想直接影响着闽南社会的礼俗文化建构,黄道周乃明末著名朱子学者,撰有多种礼学著作,而其平居、出仕与讲学多依古礼,其存冠婚之礼意、极丧礼之哀戚、守坟墓于终身诸举,皆为对朱子《家礼》之践行与发展。观其研礼、用礼之根本用意,乃在于振兴古礼以求自强、以纾时难,具有强烈的经世意义。

2019-06-03 02综合新闻

http://218.86.31.69:88/html/2019-06/03/content_213874.htm

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9/06/03/030093512.shtml